第39章 直捣黄龙
推荐阅读:冥王出狱、家侄崇祯,打造大明日不落、老婆失踪五年后,薄情总裁他疯了、高武:我的细胞可以无限进化、天剑神帝、命格被换,侯门主母打脸搞钱赢麻了、我的七个姐姐绝色倾城、民间风水集录、戍边三年,我收到了女儿的求救短信!、花都大仙医、
朱君瀚带领侍卫团不费吹灰之力破门而入,逐门放入吴军,来了个瓮中捉鳖。
除了死去的杨武英,廉州卫大小军官被一网打尽。府衙官吏一个没跑统统抓住。
为了在廉州地区树立榜样,朱君瀚下令廉州大小官员自查自处,主动退赃既往不咎。官照做,舞就不能再跳了。
一切要按照朱君瀚的规矩将廉州各地清扫一遍。想要阳奉阴违?没关系,邓保先的小弟会教你做人。
“大王,就这么算了?这些官一看就不是好人!干脆都拉出去砍了一了百了!”朱寿气冲冲的说道。
他不明白为什么要让这群人继续在廉州城主政,那这仗还打啥?直接绕过去不就好了吗?
“把他们都杀了这廉州不就乱了吗?有邓保先的人盯着,至少不会有什么太过分的事。也好给其他州府一个榜样,算是千金买马骨吧!”朱君瀚说道。
见朱寿仍是闷闷不乐,又道:“放心,等我们将桂林取了,腾出手来再和他们算账!”
不是朱君瀚不想重新洗牌廉州,是目前人手根本不足。只能采取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。
若其中真有能干之吏,调查后并没有大的过错,也就没有必要揪住不放。
人无完人,论行而不论心嘛,事总得有人去做。
廉州一下,朱君瀚就基本没有了后顾之忧。
廉州府城半个时辰不到就被吴军攻破的消息,现在可不止只有廉州各县知道。南宁,郁林,浔州可是早传遍了。
有哪个不开眼的敢在这时候挡吴军兵锋?
廉州一破,周围百姓奔走相告,劣绅纷纷出逃。
廉州百姓苦官绅久矣!吴军的到来受到城内城外百姓热烈欢迎,都知道了廉州归吴,即将均分田地。
朱君瀚仅在廉州城休整一日,将均分田地,清理劣绅的工作安排妥当后,留下眼线开拔而去。
大军从合浦沿南流江一路北上,所过之处望风而降。一天半后过博白到达郁林境内的天门关。
天门关,又称鬼门关,是高雷廉地区联通中原的重要关隘。地处郁林州与北流县交界,天门山与龙狗岭分界处。地势狭小,山高林密。
过了此处,往东北再走两百里就能到达苍梧县。到了苍梧县再沿桂江北上即可直达桂林城下。
此时天门关仅有一个百户所守卫,平时也就在此处收些过路钱为生,都不知道多少年没有见过军队路过了。
看着山下连绵而来的吴军,所内的十来个卫所兵哪里还顾得什么易守难攻?朱君瀚的哨骑才刚到,所内的卫所兵就跑得一干二净,钻进林子躲藏起来了。
天门关下溪水潺潺,植被丰茂,阳光透过间隙照来,光影闪闪。
时值正午,日头高悬。燥热不已的朱君瀚下马猛灌了几口溪水,又用笠盔泼水替嘿哈降了个温。
抬头看了眼高耸的天门山,一咬牙翻身上了马,催促士兵加快步伐争取到天门关处吃午饭。
山路崎岖,吴军虽有骡马驮负辎重,但载重有限,也不能把骡马往死里用。像虎蹲炮等小队辎重还是需要队员之间轮流搬运。
监军游走各处,不停的为一些已经力竭的士兵们打气。
“儿郎们!咬紧牙关坚持最后五里路!到了天门关后宿营休整!”
“大王,天气太热,儿郎们从早上一直没有停歇过。此处若是遇到伏兵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邓保先骑在马上慢了朱君瀚一截马头。
“伏兵?这一路走来,我连降兵都没有见过何况伏兵?”朱寿骑着马走在朱君瀚前头嗤笑道。
从廉州合浦一直到这儿,大军还没遭遇过任何抵抗,沿途各地无不望风而降。就连那些毫不挨边的州县也有遣人前来说要投降的。
朱君瀚大军入桂,廉州顷刻而下,这会估计早就传遍了整个广西。有些州县卫所坐不住,想着晚投不如早投,趁朱君瀚还没攻来,先做个识时务者。
“三荣,你怎么看呐?”朱君瀚笑盈盈的转向和邓保先并驾而行的梁三荣问道。
虽然朱寿有骄兵的嫌疑,但是他说得确实是一点儿错都没有。从合浦县一直到梧州府,有兵马的地方就两个。藤县的五屯千户所,苍梧县的苍梧千户所。
“不管在何时,路过险要之地,谨慎总不会有错。”梁三荣这话等于没说。初来乍到,他可不想得罪任何人。
“唔,不错!大意不得呀。”朱君瀚也不多问,拿马鞭一指北边山腰上的一块巨石说道:“若我守此处,必遣人先将此巨石挖开推下。将敌军从中截断,令其首尾不能相顾。火铳弓弩巨石俱下,两边伏兵尽出,想不败都难啊!”
“报!大王,山上关城守军全部跑光!”正当朱君瀚还想继续指点一番江山时,哨骑来报。
“好!传令下去,加快行军速度,到达天门关休整到明日!直奔苍梧县。”朱君瀚话一说完,马鞭轻轻一打马股,将马速提了上来。
在天门关休整半日,第二日中午过北流,经容县过岑溪。于八月二十七日到达梧州府城苍梧县外。
吴军顿兵南郊十五里处,梧州府大乱。慌忙召集民壮守城,五门紧闭。(苍梧县有大小南门)
却不曾想朱君瀚根本不理会,竟渡过浔江沿桂江北上而去。
吴军逆江而上,所过州县纷纷紧闭城门,不敢招惹,如入无人之境。
崇祯十四年九月二日,朱君瀚领吴军到达平乐府平乐县。
此时大军为了在昭平永安一带山区能轻装上阵,粮草已经多日未曾补充。此时兵临乐平城下,不为别的,就是要些粮草。
吴军一路走来都是用的这种方法补充粮草,将兵马往城下一摆,给粮草撤走,不给就攻破城池自己去拿。
此时朱寿正在阵前拿着喇叭喊话:“呔!城上的人听着,此乃吴王殿下大军!速备粮食三百石以资军用!两个时辰未到!立刻攻城!”
说完大手一挥手,身后的十门大炮来了一轮示威齐射。
“轰轰轰!”震耳欲聋的炮声响起。硝烟被风一吹,全钻进了平乐城内,将里面的大小官员吓个半死。
能用粮食解决的时期,那就不是事情。
也不知道平乐知府是怎么筹齐这几百石的粮食的,总之两个时辰没用到,不但几万斤的粮食到了朱君瀚面前,还附赠了不少草料。尛說Φ紋網
近七千吴军一分,各人整好将身上粮袋装满。喂过骡马后,大军开拔,朝两百里外的桂林进发。
朱君瀚领军直奔桂林而来的消息此时早就到了府治临桂城内。
广西巡抚郭肇基得知消息后,与桂林知府王家兴,推官左庆等急忙跑到靖江王府,请求靖江王朱亨嘉的帮助。
按理说朱棣以后的藩王,早就失去了实权,广西大佬应该是巡抚郭肇基才是。可这个靖江王朱亨嘉,他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。
靖江王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一系。洪武三年,朱文正的长子朱守谦受封靖江王。从洪武九年就藩桂林开始,在广西耕耘近三百年,可谓是根深蒂固。
都说流水的官,铁打的靖江王。经过两百多年的耕耘,靖江王在广西虽然不能一呼百应,起码在各地军户土司心目当中那是绝对的老大。
而郭肇基前来找他,就是因为朱亨嘉说话比他好使!
靖江王府,承运殿。
“殿下救广西,救桂林!”郭肇基等人被一个太监领着进了承运殿,对着王座上的人纳头便拜。
若按以前,出于文官的高傲,无论如何他也不会对朱亨嘉行此大礼!无奈敌情汹汹,哪还顾得什么面子!
其余等人也跟着郭肇基跪伏在地。
朱亨嘉高踞王座,似乎早就料到郭肇基会来找他。身穿蟒袍,头戴黑纱翼善冠,摆足了架子。
这朱亨嘉,平时可没少受这郭肇基的气,三天两头的上折子给朱由检。说他不但和各地土司称兄道弟,还与桂林右卫,中卫指挥使关系过密。
若不是朱由检忙于剿寇和辽东战事,只能下旨斥责了之,恐怕这个靖江王到他这一代就要落得个削藩去爵了!
“郭抚台何事惊慌?”这朱亨嘉四十多岁了,还是第一次有文官给他跪拜,还是从二品巡抚广西事的封疆大吏。
“琼州朱逆,领兵近万来犯桂林!此时已到了乐平!”郭肇基强忍恼怒,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?
估计那报信的最先来的不是巡抚衙门,而是你靖江王府。
“琼州来此上千里,为何到了眼前才知?那沿途的州县是干什么吃的?”朱亨嘉不说沿途的卫所军堡,阴阳怪气的只说这些文官不行。
“这......情况紧急,还请殿下召桂林各卫入城防卫,再调各地土司来援!”郭肇基年纪近六十了,还没有在地上跪过这么长时间的。膝盖实在不适,于是就不待朱亨嘉发话,自行站了起来。
“诶!抚台,这调兵的事不是你这个提督军务的巡抚干的吗?本王可不敢僭越!”朱亨嘉本来已经打算好好和他商量一番的,见他竟自顾自站起来了,顿时就不悦了。
“殿下!大局为重,老臣与殿下的个人恩怨岂可影响此军国大事!”郭肇基脸色一寒,愤声说道。
郭肇基巡抚广西多年,久居高位。自然有一股上位者之威严,朱君瀚领兵来攻,本身也不是小事。朱亨嘉自知理亏,闷闷不乐的说道:“那还请抚台将粮饷备好,我这就派人前去各地联系。”
“桂林右卫,桂林中卫这事我可就真不敢僭越了,抚台军令他们敢不从?”朱亨嘉也算是变相同意了让郭肇基调这两卫的事了。
他又不是傻,以自己名义去召土司还说得过去,毕竟土司有时候可不听你巡抚衙门调令。可桂林两卫就不同了,巡抚衙门那是他们的顶头上司!朱亨嘉一个郡王怎敢替巡抚衙门下调令?那不是寿星公上吊——嫌命长吗?
“如此,多谢殿下了,老臣送往京师的奏报,必然不会忘了殿下功劳。”郭肇基拱手道。
“别别别!你可放过我吧!咱们那位皇帝,抚台你不比我清楚?这哪里是功劳?这是杀头的刀!”朱亨嘉一听急了,也不端着那架子了,连忙从王座上站起来大声制止。
若是郭肇基把他朱亨嘉帮忙调来土司狼兵的事那么一报,那还真不是功劳。依着朱由检的脾性首先想到的肯定不是靖江王忠君体国,逆贼来犯之际协助调兵防守。
而是首先想到,你靖江王在广西说话比朕派去的巡抚都好使?为什么?是不是暗通曲款,图谋不轨?
“如此,老臣就略过吧。”郭肇基与桂林知府等人眼神一通交流,微笑道。
看来这个靖江王还是怕紫禁城那位的。
但这些人都看错朱亨嘉了,他不是怕朱由检,他是怕自己实力还不够大时就被朱由检削藩去爵。他一直在等,等天下大乱。历史上,他敢在朱由检殉国后在桂林称监国就是最好的证明。
这次朱君瀚领兵来攻,他之所以肯配合郭肇基,原因是他早就视广西为禁脔,动广西就是动他自己。朱君瀚的大军都抵在家门口了,他有什么理由无动于衷?
在朱君瀚出了乐平县,抵达桂林城下时,城内已经聚起丁壮三四千,卫所兵万余,土司狼兵近三千。
大战,一触即发!
除了死去的杨武英,廉州卫大小军官被一网打尽。府衙官吏一个没跑统统抓住。
为了在廉州地区树立榜样,朱君瀚下令廉州大小官员自查自处,主动退赃既往不咎。官照做,舞就不能再跳了。
一切要按照朱君瀚的规矩将廉州各地清扫一遍。想要阳奉阴违?没关系,邓保先的小弟会教你做人。
“大王,就这么算了?这些官一看就不是好人!干脆都拉出去砍了一了百了!”朱寿气冲冲的说道。
他不明白为什么要让这群人继续在廉州城主政,那这仗还打啥?直接绕过去不就好了吗?
“把他们都杀了这廉州不就乱了吗?有邓保先的人盯着,至少不会有什么太过分的事。也好给其他州府一个榜样,算是千金买马骨吧!”朱君瀚说道。
见朱寿仍是闷闷不乐,又道:“放心,等我们将桂林取了,腾出手来再和他们算账!”
不是朱君瀚不想重新洗牌廉州,是目前人手根本不足。只能采取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。
若其中真有能干之吏,调查后并没有大的过错,也就没有必要揪住不放。
人无完人,论行而不论心嘛,事总得有人去做。
廉州一下,朱君瀚就基本没有了后顾之忧。
廉州府城半个时辰不到就被吴军攻破的消息,现在可不止只有廉州各县知道。南宁,郁林,浔州可是早传遍了。
有哪个不开眼的敢在这时候挡吴军兵锋?
廉州一破,周围百姓奔走相告,劣绅纷纷出逃。
廉州百姓苦官绅久矣!吴军的到来受到城内城外百姓热烈欢迎,都知道了廉州归吴,即将均分田地。
朱君瀚仅在廉州城休整一日,将均分田地,清理劣绅的工作安排妥当后,留下眼线开拔而去。
大军从合浦沿南流江一路北上,所过之处望风而降。一天半后过博白到达郁林境内的天门关。
天门关,又称鬼门关,是高雷廉地区联通中原的重要关隘。地处郁林州与北流县交界,天门山与龙狗岭分界处。地势狭小,山高林密。
过了此处,往东北再走两百里就能到达苍梧县。到了苍梧县再沿桂江北上即可直达桂林城下。
此时天门关仅有一个百户所守卫,平时也就在此处收些过路钱为生,都不知道多少年没有见过军队路过了。
看着山下连绵而来的吴军,所内的十来个卫所兵哪里还顾得什么易守难攻?朱君瀚的哨骑才刚到,所内的卫所兵就跑得一干二净,钻进林子躲藏起来了。
天门关下溪水潺潺,植被丰茂,阳光透过间隙照来,光影闪闪。
时值正午,日头高悬。燥热不已的朱君瀚下马猛灌了几口溪水,又用笠盔泼水替嘿哈降了个温。
抬头看了眼高耸的天门山,一咬牙翻身上了马,催促士兵加快步伐争取到天门关处吃午饭。
山路崎岖,吴军虽有骡马驮负辎重,但载重有限,也不能把骡马往死里用。像虎蹲炮等小队辎重还是需要队员之间轮流搬运。
监军游走各处,不停的为一些已经力竭的士兵们打气。
“儿郎们!咬紧牙关坚持最后五里路!到了天门关后宿营休整!”
“大王,天气太热,儿郎们从早上一直没有停歇过。此处若是遇到伏兵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邓保先骑在马上慢了朱君瀚一截马头。
“伏兵?这一路走来,我连降兵都没有见过何况伏兵?”朱寿骑着马走在朱君瀚前头嗤笑道。
从廉州合浦一直到这儿,大军还没遭遇过任何抵抗,沿途各地无不望风而降。就连那些毫不挨边的州县也有遣人前来说要投降的。
朱君瀚大军入桂,廉州顷刻而下,这会估计早就传遍了整个广西。有些州县卫所坐不住,想着晚投不如早投,趁朱君瀚还没攻来,先做个识时务者。
“三荣,你怎么看呐?”朱君瀚笑盈盈的转向和邓保先并驾而行的梁三荣问道。
虽然朱寿有骄兵的嫌疑,但是他说得确实是一点儿错都没有。从合浦县一直到梧州府,有兵马的地方就两个。藤县的五屯千户所,苍梧县的苍梧千户所。
“不管在何时,路过险要之地,谨慎总不会有错。”梁三荣这话等于没说。初来乍到,他可不想得罪任何人。
“唔,不错!大意不得呀。”朱君瀚也不多问,拿马鞭一指北边山腰上的一块巨石说道:“若我守此处,必遣人先将此巨石挖开推下。将敌军从中截断,令其首尾不能相顾。火铳弓弩巨石俱下,两边伏兵尽出,想不败都难啊!”
“报!大王,山上关城守军全部跑光!”正当朱君瀚还想继续指点一番江山时,哨骑来报。
“好!传令下去,加快行军速度,到达天门关休整到明日!直奔苍梧县。”朱君瀚话一说完,马鞭轻轻一打马股,将马速提了上来。
在天门关休整半日,第二日中午过北流,经容县过岑溪。于八月二十七日到达梧州府城苍梧县外。
吴军顿兵南郊十五里处,梧州府大乱。慌忙召集民壮守城,五门紧闭。(苍梧县有大小南门)
却不曾想朱君瀚根本不理会,竟渡过浔江沿桂江北上而去。
吴军逆江而上,所过州县纷纷紧闭城门,不敢招惹,如入无人之境。
崇祯十四年九月二日,朱君瀚领吴军到达平乐府平乐县。
此时大军为了在昭平永安一带山区能轻装上阵,粮草已经多日未曾补充。此时兵临乐平城下,不为别的,就是要些粮草。
吴军一路走来都是用的这种方法补充粮草,将兵马往城下一摆,给粮草撤走,不给就攻破城池自己去拿。
此时朱寿正在阵前拿着喇叭喊话:“呔!城上的人听着,此乃吴王殿下大军!速备粮食三百石以资军用!两个时辰未到!立刻攻城!”
说完大手一挥手,身后的十门大炮来了一轮示威齐射。
“轰轰轰!”震耳欲聋的炮声响起。硝烟被风一吹,全钻进了平乐城内,将里面的大小官员吓个半死。
能用粮食解决的时期,那就不是事情。
也不知道平乐知府是怎么筹齐这几百石的粮食的,总之两个时辰没用到,不但几万斤的粮食到了朱君瀚面前,还附赠了不少草料。尛說Φ紋網
近七千吴军一分,各人整好将身上粮袋装满。喂过骡马后,大军开拔,朝两百里外的桂林进发。
朱君瀚领军直奔桂林而来的消息此时早就到了府治临桂城内。
广西巡抚郭肇基得知消息后,与桂林知府王家兴,推官左庆等急忙跑到靖江王府,请求靖江王朱亨嘉的帮助。
按理说朱棣以后的藩王,早就失去了实权,广西大佬应该是巡抚郭肇基才是。可这个靖江王朱亨嘉,他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。
靖江王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一系。洪武三年,朱文正的长子朱守谦受封靖江王。从洪武九年就藩桂林开始,在广西耕耘近三百年,可谓是根深蒂固。
都说流水的官,铁打的靖江王。经过两百多年的耕耘,靖江王在广西虽然不能一呼百应,起码在各地军户土司心目当中那是绝对的老大。
而郭肇基前来找他,就是因为朱亨嘉说话比他好使!
靖江王府,承运殿。
“殿下救广西,救桂林!”郭肇基等人被一个太监领着进了承运殿,对着王座上的人纳头便拜。
若按以前,出于文官的高傲,无论如何他也不会对朱亨嘉行此大礼!无奈敌情汹汹,哪还顾得什么面子!
其余等人也跟着郭肇基跪伏在地。
朱亨嘉高踞王座,似乎早就料到郭肇基会来找他。身穿蟒袍,头戴黑纱翼善冠,摆足了架子。
这朱亨嘉,平时可没少受这郭肇基的气,三天两头的上折子给朱由检。说他不但和各地土司称兄道弟,还与桂林右卫,中卫指挥使关系过密。
若不是朱由检忙于剿寇和辽东战事,只能下旨斥责了之,恐怕这个靖江王到他这一代就要落得个削藩去爵了!
“郭抚台何事惊慌?”这朱亨嘉四十多岁了,还是第一次有文官给他跪拜,还是从二品巡抚广西事的封疆大吏。
“琼州朱逆,领兵近万来犯桂林!此时已到了乐平!”郭肇基强忍恼怒,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?
估计那报信的最先来的不是巡抚衙门,而是你靖江王府。
“琼州来此上千里,为何到了眼前才知?那沿途的州县是干什么吃的?”朱亨嘉不说沿途的卫所军堡,阴阳怪气的只说这些文官不行。
“这......情况紧急,还请殿下召桂林各卫入城防卫,再调各地土司来援!”郭肇基年纪近六十了,还没有在地上跪过这么长时间的。膝盖实在不适,于是就不待朱亨嘉发话,自行站了起来。
“诶!抚台,这调兵的事不是你这个提督军务的巡抚干的吗?本王可不敢僭越!”朱亨嘉本来已经打算好好和他商量一番的,见他竟自顾自站起来了,顿时就不悦了。
“殿下!大局为重,老臣与殿下的个人恩怨岂可影响此军国大事!”郭肇基脸色一寒,愤声说道。
郭肇基巡抚广西多年,久居高位。自然有一股上位者之威严,朱君瀚领兵来攻,本身也不是小事。朱亨嘉自知理亏,闷闷不乐的说道:“那还请抚台将粮饷备好,我这就派人前去各地联系。”
“桂林右卫,桂林中卫这事我可就真不敢僭越了,抚台军令他们敢不从?”朱亨嘉也算是变相同意了让郭肇基调这两卫的事了。
他又不是傻,以自己名义去召土司还说得过去,毕竟土司有时候可不听你巡抚衙门调令。可桂林两卫就不同了,巡抚衙门那是他们的顶头上司!朱亨嘉一个郡王怎敢替巡抚衙门下调令?那不是寿星公上吊——嫌命长吗?
“如此,多谢殿下了,老臣送往京师的奏报,必然不会忘了殿下功劳。”郭肇基拱手道。
“别别别!你可放过我吧!咱们那位皇帝,抚台你不比我清楚?这哪里是功劳?这是杀头的刀!”朱亨嘉一听急了,也不端着那架子了,连忙从王座上站起来大声制止。
若是郭肇基把他朱亨嘉帮忙调来土司狼兵的事那么一报,那还真不是功劳。依着朱由检的脾性首先想到的肯定不是靖江王忠君体国,逆贼来犯之际协助调兵防守。
而是首先想到,你靖江王在广西说话比朕派去的巡抚都好使?为什么?是不是暗通曲款,图谋不轨?
“如此,老臣就略过吧。”郭肇基与桂林知府等人眼神一通交流,微笑道。
看来这个靖江王还是怕紫禁城那位的。
但这些人都看错朱亨嘉了,他不是怕朱由检,他是怕自己实力还不够大时就被朱由检削藩去爵。他一直在等,等天下大乱。历史上,他敢在朱由检殉国后在桂林称监国就是最好的证明。
这次朱君瀚领兵来攻,他之所以肯配合郭肇基,原因是他早就视广西为禁脔,动广西就是动他自己。朱君瀚的大军都抵在家门口了,他有什么理由无动于衷?
在朱君瀚出了乐平县,抵达桂林城下时,城内已经聚起丁壮三四千,卫所兵万余,土司狼兵近三千。
大战,一触即发!
本文网址:https://www.27cz.com/xs/11/11002/3863235.html,手机用户请浏览:https://www.27cz.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。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。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